close

PTT新竹板有篇遊記,我點開來看了第一行,就忍不住嘴角上揚,因為作者劈頭就說是「文青小旅行」,偏巧我前些時候才走過一模一樣的行程,怎麼就沒想到要冠上這樣的稱號呢?XD

 

話說那天來到竹北,其實是有任務在身的,順道把相關景點逛一逛。

 

第一站是厚食聚落。

 

「厚食」是客家話「好吃」的意思,厚食聚落是個小農村落,要當成場地固定的小農市集也無不可,這裡聚集了跟「食」有關的七間工坊:油、蔬果、咖啡、烘焙、發酵、社區廚房,餘下一間金工坊,則是以銀、銅、錫等金工材料製作茶具。所在地點是在熙來攘往的大馬路邊,竹北喜來登商圈附近,和高鐵六家站、新開幕的商場6+PLAZA距離都不遠,雖然鄰近高樓林立的豪宅區,那一帶卻是植被繁茂,一片怒長的綠蔓半遮掩了入口,一不留意就會錯失,我們走過入口卻渾然不覺,直到「若水會館」的字樣映入眼簾,才驚覺不對,趕緊掉頭,XD 

 

地方其實不大,一眼就可以看到屋後圍籬,很難想像這樣一塊狹小的畸零地,像是生存於都市夾縫似的,卻是遍植草木,一片鬱鬱蔥蔥,更有曲水環繞,屋宇儼然,宛然小小綠洲。遊客也不少,總有十來位吧,看來這個成立一年多的小小聚落已經打響名號了!

 

簡單走走(地方超小,很快就可以晃完一圈了,XD),其實我不是很滿意這個環境,確實綠意盎然,在都市裡非常難得,照片拍起來一片清幽景象,但是置身其中,我並不感到舒適愜意。不大的園子,卻塞進了太多東西,草木繁蕪塞路,「分花拂柳」可沒有字面上那麼浪漫;除了七間工坊,還有一些別的建物,配置實在過於擁擠,認真覺得景觀設計師要好好思考一下何謂「留白的藝術」,XD  

 

和小農簽約契作,再生產或加工製成安心、良心、新鮮的食物;場所固定,省去四處趕集的辛勞,讓小農生活更穩定,行有餘力,可以彼此分享食材,發展成社區微型經濟。凡此種種,理念都能引起共鳴,但是想消費一下,以行動表示支持,卻茫然不知要去哪裡點餐,連菜單都沒看到,多晃了兩圈,才找到兩間疑似供餐之處。什麼?套餐須要預約?一份麵線$200?這個價格委實驚人,雖然是還稱不上「高不可攀」啦!沒辦法,人家用的米,是與環境共生的「石虎米」,雞呢,是「人道雞」,喝的是來自鯉魚潭水庫濾過的乾淨飲水(有沒有這麼講究呀我的天),價格自然居高不下。雖然想著改天要不要再跑一趟,買罐茶油松子堅果醬什麼的,一罐$620,嗯,這個嘛,我再考慮一下好了!XD

 

d2233340.jpg - 旅遊之三

(厚食聚落的入口相當隱秘 ,圖片取自東森新聞)

 

 

photo.php.jpg - 旅遊之三

 (內部一景 ,圖片取自聯合報)

 

 

MN01_009.jpg - 旅遊之三

 (天光水色 樹影婆娑,這裡綠化得超乎想像圖片取自蘋果日報)

 

 

厚13.jpg - 旅遊之三

 (蔬果坊前正在曬不知名的果實洛神花結了通紅的果子)

 

 

厚6.jpg - 旅遊之三

 (二樓的樹屋可惜並未開放)

 

 

厚2.jpg - 旅遊之三

 (洗手處是採感應式水龍頭)

 

 

MN01_015.jpg - 旅遊之三

 (這樣一份套餐$350 想吃得事先預訂 ,圖片取自蘋果日報)

 

 

MN01_012.jpg - 旅遊之三

 (宛如置身洞穴的石屋咖啡吸引許多人前來品嚐,圖片取自蘋果日報)

 

 

厚4.jpg - 旅遊之三

 (水池夏季可有一片蛙鳴 )

 

 

厚9.jpg - 旅遊之三

 (這裡運用的建築素材非常多元)

 

 

厚7.jpg - 旅遊之三

 (不定期會舉辦各種講座和體驗活動)

 

 

厚12.jpg - 旅遊之三

(一水之隔的若水會館是半畝塘的辦公室)

 

 

接著來到若山茶書院。

 

這裡距離厚食聚落僅僅十分鐘腳程,前庭一片碧樹綠蕪,輕易就可認出是相關企業無誤,XD  但是裡面販售的東西相當出乎意料,我以為它是間書店、咖啡廳,可能還兼有藝廊的複合式書店,結果一樓是中式茶飲,旁邊是間小小展覽室;二樓則是茶貨店,另一側是採預約制的餐廳;三樓暫不開放。該有的都有了,就是沒有書!我很失望,因為我是來找書的-魯熱維奇的《走路的藝術》,雖然這裡即使賣書也未必有這本,我還是有種被店名誆騙愚弄的感覺。

 

撇開這一點,每層樓每個空間的布置都清雅可人,綠意蔥蘢,部分挑高,落地窗外有庭園水池造景,餐廳桌上、展覽廳畫旁、茶貨店展示櫃上,都是生意盎然的活盆栽,整體空間自然充滿流動的生機與靈氣,我們還跟茶貨店櫃姐攀談多時,聽取這家店成立的理念和她個人的心聲,收穫算是相當豐碩。

 

此行對該家建設公司-半畝塘產生莫大興趣,走出若山茶書院,順道把鄰近的若山一期、二期建設都欣賞過了,才轉往下一站。

 

 

若3.jpg - 旅遊之三

 (綠蕪深處就是若山茶書院一樓的希茗茶飲)

 

 

若2.jpg - 旅遊之三

 (立牌說明若山茶書院三層樓各司其職)

 

 

若7.jpg - 旅遊之三

 (藝廊一隅當時展出的是趙無極與朱德群的版畫)

 

 

若10.jpg - 旅遊之三

 (畫作旁擺的不是插花或乾燥花而是生意盎然的活盆栽)

 

 

若9.jpg - 旅遊之三

 (藝廊外有庭園水池造景)

 

 

若13.jpg - 旅遊之三

 (二樓的茶貨店一邊陳設的是藍染織品)

 

 

若16.jpg - 旅遊之三

 (茶貨店另一側則是茶具 、茶葉、雜貨等)

 

 

若17.jpg - 旅遊之三

 (周遭散落一些綠盆栽)

 

 

若18.jpg - 旅遊之三

 (陳設頗見巧思)

 

 

若.jpg - 旅遊之三

 (若山一期建設)

 

 

若4.jpg - 旅遊之三

 (地上有樹樹上有屋屋上疊樹這家建設公司的作品看過就很容易辨認出來)

 

 

若5.jpg - 旅遊之三

 (走道都被植物佔據了一些)

 

 

若20.jpg - 旅遊之三

 (若山二期建設)

 

 

若21.jpg - 旅遊之三

 (中庭的樹真的不小 ,看了我有種窒悶感)

 

 

若24.jpg - 旅遊之三

 (不僅植被繁茂 ,一樓還有庭園水池造景)

 

 

第三站預計要去「或者」。這總該是書店了吧?!我想。循著導航開車,卻愈來愈接近新瓦屋,咦,我不記得裡面有間書店啊!姑且停車找找看。

 

還真的有!綠地前,一棟兩層樓高的白色建築靜靜立著,設計簡潔現代,我第一眼聯想到誠品,推門進入,才發覺兩者大不相同。或者的書籍顯然是經過挑選的,以歷史、文學、藝術與哲學類居多,太「庸俗」的書,像算命、理財、時尚流行之類的,在這裡是看不到的。不過或者的書籍分類方式,簡直怪到好笑:營造、橋樑、網路、幸福的動力、意義的流浪、回歸和其他,要透過這種分類找書,我看連店員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上手吧!反正就像<全英烘焙大賽>的參賽者Jordan說的:「把我喜歡的東西,全都加在一起,一定會很好吃!」我就花點時間把架上的藏書逐一看過便是,都是我感興趣的書啊!這裡的空間規劃我很喜歡,包括整體的木質裝潢和純白主色、需要脫鞋且設有單人座椅的小小閱覽室、和室且部分架高的親子共讀區,甚至是階梯旁的整面書牆,再加上黑膠音樂欣賞室和藝術展覽空間、滿窗天光樹影,我想不出還有哪裡不足的,差不多滿分了吧?!

 

但是這個規模應該不是私人書店能夠達到的,估狗之後,果然是鴻梅文創志業所屬,董事長陳添順表示:「書店內約有七千本藏書,目標是致力於提供讀者最值得閱讀的書籍,並打造親子共讀的環境,讓書店成為下一代人對故鄉的記憶之一,甚至是夢想的起點。」店內二樓是與小農合作的輕食餐飲區。期許能成為竹北居民生活所需的、藝文的、食農的、共生的文化場域。理念很好,其實比起半畝塘,我更欣賞這家公司。附帶一提,我在或者找到魯熱維奇的《走路的藝術》了!雖然這裡買書沒有半點折扣,我並不猶豫,好不容易弄到手,沒有折扣又如何!再說,以消費表示支持嘛,或者太合我的意了,希望它長長久久。

 

 

或14.jpg - 旅遊之三

 ( 書店命名,取「或」之隨意,於是或坐或臥、或讀或寫「者」之薈萃,於是作者遇詞、讀者遇書期待「或」與「者」在此相遇)

 

 

或.jpg - 旅遊之三

 (店裡裝潢以純白、原木色為主明亮素淨)

 

 

或7.jpg - 旅遊之三

 (店裡有多個閱讀角落須要脫鞋進入並設有單人桌椅)

 

 

或8.jpg - 旅遊之三

 (通往二樓的階梯旁是整面書牆)

 

 
或6.jpg - 旅遊之三

 (寬敞的親子閱讀空間窗外有整片綠地和充足的自然光線)

 

 

或2.jpg - 旅遊之三

 (黑膠音樂欣賞室)

 

 

或13.jpg - 旅遊之三

 (櫃枱陳列簡淨沒有太多商業色彩)

 

 

或11.jpg - 旅遊之三

 (展覽區當時正展出 二次元之眼-翁雅德創作展」)

 

 

或18.jpg - 旅遊之三

(店旁的稻穗大概屬於新瓦屋的豐收祭.感恩Party活動所有)

 

 

或19.jpg - 旅遊之三

 (走出店外,一片悠然寧謐)

 

 

既然來到新瓦屋,順道逛逛吧!

 

新瓦屋是清乾隆年間,林家先祖渡海來臺,在竹北拓墾建立的聚落,因為年代略晚於六家地區的六張犁林姓,故稱為新瓦屋。而聚落的核心-忠孝堂,是林家祭拜先祖的祠堂,也就是公廳,建於嘉慶10(1805),其後年久老舊,不再使用,另建混凝土建築,1974年落成,即今之忠孝堂。林家以「忠孝堂」公廳為中心,在周圍築屋居住,達到八橫的規模。2005年成立客家文化保存區,將新瓦屋規劃為開放性的休憩活動場所,讓民眾體驗客庄生活,老忠孝堂-即老公廳的遺址也挖掘出土。

 

來過新瓦屋這麼多次,這還是頭一遭動念要去瞧瞧那些半坍的老公廳、六角井,還有忠孝堂。吃完了入門不遠處買的客家菜包,一路從老公廳、生態池,逛過一間又一間的餐廳、工作坊,最後進到忠孝堂,四處拍了一些照片,才離開新瓦屋,轉赴當時還在試營運的6+PLAZA,替廣場前華麗的聖誕樹留影紀念,為此行畫上句號。

 

 

新.jpg - 旅遊之三
(忠孝堂是新瓦屋聚落的核心)

 

 

新2.jpg - 旅遊之三

(忠孝堂的匾額)

 

 

新8.jpg - 旅遊之三

(忠孝堂是林家祭拜先祖的祠堂 ,左邊是比干的畫像)

 

 

20140416233943691.jpg - 旅遊之三

(嘉慶10年建的老公廳遺址,圖片取自新浪新聞)

 

 

新14.jpg - 旅遊之三

(生態池畔綻放的野薑花)

 

 

plaza.jpg - 旅遊之三

(6+PLAZA廣場前的聖誕樹)

 

造訪日期:2018/01/14

厚食聚落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95-5

電話:03- 550 6289

開放時間:10:00-17:00 周一周二公休

官網:https://www.sooyards.com/hohmarket

 

若山茶書院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381

電話:03- 668 5700

開放時間:11:00-21:00    周一公休

FB https://zh-tw.facebook.com/CHAcademe/

 

或者書店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

電話:03- 550 5069

開放時間:10:3021:00  週二公休

FBhttps://www.facebook.com/orbookshop/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

電話:03- 658 0651

 

6+PLAZA廣場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三路二段168

電話:03- 620 8168

開放時間:11:0022: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日和 的頭像
    日和

    雲影過階

    日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