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假日繼續往苗栗跑,XD 先前找尿磜仔的資料時,留意到附近有座楓香林,看起來似乎不錯,但是查不到確切地址,也有人叫它「楓林隧道」,名稱不統一,不時還跟「頭份後花園」、「楓林吊橋」、「老崎步道」 鈎連在一起,理不清楚,或許半座山頭都算做「頭份後花園」,吊橋、步道等景點錯落其間,這樣的話,要如何規畫路徑呢?地圖上,「頭份後花園」跟「楓林隧道」偏又隔了一點距離,難道我全盤猜錯,其實是兩個地方?索性直接走一趟吧!橫豎近得很!
參考網路遊記,有人說:導航要設定在「苗栗縣頭份市花園東路75號」。咦,這是什麼地方呀?車到半途,突然瞥見「頭份後花園」的指標,我立即改變主意,跟著指標走,應該比較保險吧?!開著開著,經過彎曲的山路、老崎步道的指標跟夜總會,眼前躍現一座紅色的吊橋,想必就是傳說中的楓林吊橋,真沒想到第一個找到的景點是它!
在吊橋下方的路邊停好車,沿著旁邊的小徑走上去。吊橋鮮紅明麗,在山野綠林之間非常惹眼,但是它居然是座陸橋!橫跨車道上方,連接兩座小山坡,全長不到
(楓林吊橋橫在馬路上方)
(路邊有條小徑,從這裡開始頭份後花園之旅)
(吊橋鮮紅明麗,在山野綠林之間非常惹眼)
(全長不到二十公尺 ,走起來卻是步步驚心)
吊橋邊有指標,左邊通往181.9高地和觀景台,右邊則是慈母亭和楓香林。雖然楓香林是主要目的地,偏偏我們由右向左通過吊橋,總不好直接折返,就往前走一小段試試吧!
小路幽長平坦,本來只打算探探路,不知不覺走遠,愈來愈深入。這裡的步道不甚寛,但是相當平緩好走,很少爬坡,只是地上常有落葉、草屑,有時路況尚可,有時滿布葉屑,過了觀景平台之後,雜草愈見茂密,半埋荒徑,勉強再往前行一小段,前路幾不可辨,消失在莽莽山林之間了,只得頽然放棄。
不是很確定最後是否攻上了181.9高地,不過途中經過兩座美麗的朱槿隧道,綠樹交柯,翠葉滿佈,幾朵大紅的朱槿盈盈招展,絶對是這趟頭份之旅最難忘的回憶。但是啊,朱槿極易生蟲,每片捲起的葉片,剝開來裡面都是一隻扭動的青蟲,我一邊走,一邊睜大眼睛檢視葉片可有捲曲、蛀洞,片刻無法安心!
( 吊橋邊的指標)
(步道 平緩好走,只是地上常有落葉、草屑)
(美麗的朱槿隧道)
(朱槿,又名扶桑,葉光而厚,花深紅色,如一枚枚小太陽)
(路邊樹根處生了許多野菇)
(雜草愈見茂密,半埋荒徑)
(路徑幾乎消失,實在沒辦法再走了)
折返回到吊橋處,現在真的要朝楓香林前進了!其實體力已經耗去一些,更兼天氣悶熱,汗濕薄衫,一度考慮回頭開車,直接開到楓香林入口算了!步道平緩易行,路程說真的也不是很長,還是繼續走吧!爬上一小段松林石階步道,來到慈母亭。以為楓香林就在旁邊,結果又走了老長一段路,終於看到楓香林了!
密林森森,腳下踩的是軟潤的泥土路,兩旁盡是高大的楓樹,樹柯在頂上交錯,自然的彎拱成一條綠色隧道,陽光只能從葉隙間篩下少許。這裡沒有別的遊客,鼻中充斥特殊的山林芬多精,好一個僻靜的所在!
偌大一片楓香林,原是頭份地區駐軍的野戰教練場地,現在仍屬國防用地,樹林間幾座迷彩碉堡,以及盡頭的手榴彈投擲訓練場,依稀洩漏了它的身世。土路走到一半,右邊有道岔路,通往怡明茶園,矮小的茶樹和綠草和樂一堂。土路走到底,接續產業道路,路旁草波起伏,儼然是一片草原,再往前走,不知通到何處,天色向晚,今天就到此為止吧!
回來看了一些網路遊記,發現很多人都說楓香林「為台灣特有種青楓樹木集結而成」,咦,名字都叫做「楓香」林了,怎麼還會說是青楓呢?雖然樹長得太高,我看不清葉片是對生還是互生,只見到小葉叢生枝端,但是枝梢間結的是黑褐色的蒴果,而非翅果,我可看得十分真切,地上都滾了一堆呢!我主張這兒的樹種是楓香,最多青楓、楓香混合種植,而且楓香佔大多數,純青楓林是萬萬不可能的。
據說楓香林也是婚紗攝影秘境之一,這樣一個現成的森林場景,應該不難拍出自然又夢幻的感覺,不過選在初春或是春夏之交比較好吧!冬天葉片落盡,蕭索冷清;而秋天,聽說這裡海拔不高,氣溫不夠低,楓葉只會零星變色,要黃不黃的,頗為惱人;盛夏是最不合適的,不僅天氣炎熱,動不動一身汗,最可怕的是,人只要一靜止不動,蚊子隨即撲上來,好痛!這裡的蚊子好毒啊!
(松林石階步道)
(慈母亭是座簡單的木製涼亭,面前視野開闊,可以遠眺鵝公髻山等)
(涼亭旁的標示牌)
(楓香林)
(楓香林)
(樹林間的迷彩碉堡)
(生意盎然的茶園生態環境)
造訪日期:
頭份後花園
地址:苗栗縣頭份市